-
面對不孕不育,專家:科學運用輔助生殖有助于打通生育“堵點”
孫歡 2023-04-04 14:36“年齡增長帶來的生殖衰老對女性的影響大于男性。女性生育最佳年齡是25-29歲,年齡越高,生育面臨的困難就越大”。4月3日,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生殖與遺傳醫療中心負責人、主任醫師徐陽做客由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打造的‘人民名醫’欄目中表示。
-
月經前暴躁易怒、焦慮失眠,究竟怎么了?
荊雪濤 2023-04-04 12:45每次月經來臨前臉上就開始長痘、腹脹、便秘,還變得易怒暴躁、焦慮不安、情緒難以控制。事實上,這并不是“矯情”,這些月經前的各種不舒服可能是經前期綜合征導致的。
-
生得出、生得好,權威專家共話生育支持
周欣雨 2023-03-08 20:27“當前實際生育水平與生育意愿之間仍存在近20%的落差,部分生育意愿難以實現的原因主要為不孕問題?!?月8日,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人口研究部部長、中國人口學會人口健康專委會副主任委員王暉在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舉辦的兩會健康策“多方合力共筑生育力保護”直播專場中表示,出臺一系列生育支持具體舉措,有利于釋放生育潛能,推動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
失眠、潮熱、月經紊亂……原來是更年期在作怪
孫歡 2023-02-08 10:20如果女性出現了“失眠、煩躁、多汗、月經紊亂”等等不適,不要著急,這些癥狀可能是更年期綜合征的表現。更年期綜合征多發生于45-55歲的女性之間,是由于女性卵巢功能減退所造成的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及內分泌失調。簡單來說,更年期綜合征就是隨著雌激素水平波動出現的一系列更年期癥狀及負面情緒,影響女性的身心健康。
-
影響女性半生的多囊和內異癥如何管理,助力好“孕”?
孫歡 2023-01-11 14:31“卵巢的多囊不一定是多囊卵巢綜合征,肥胖也不是診斷多囊卵巢綜合征的標準,自己不能下診斷,或者嚇唬自己,造成心理壓力和焦慮?!?月3日,甘肅省醫師協會生殖醫學醫師專業委員會候任主委、甘肅省中心醫院(甘肅婦幼保健院)生殖醫學二部主任謝廣妹攜手主任醫師馮帆做客由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人民日報社健康時報聯合打造的“人民名醫”欄目時講到。
-
面對疫情,孕媽媽及哺乳期媽媽如何備藥?
鄭新穎 2022-12-10 21:48 -
不孕不育癥發病率持續上升,刁飛揚主任剖析育齡夫婦診療關鍵
孫歡 2022-12-08 19:1911月30日,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生殖醫學中心負責人刁飛揚做客《人民名醫》時表示,“影響不孕不育的因素較多,性生活正常的育齡夫婦在一定時間內沒有懷孕跡象應及時檢查問診,在醫生的指導下采取適宜的輔助生殖技術,實現優生優育?!?/p>
-
漏尿、尿急、尿頻……更年期女性該如何保養盆底?
齊鈺 2022-11-29 14:58更年期是指女性從生育期過渡到老年期的特殊生理階段,包括絕經前后的一段時間。這一時期因激素水平的變化,是多種老年慢性疾病的起始階段,其中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簡稱PFD)是女性這一時期的常見病、多發病。主要癥狀包括盆腔器官脫垂及各種尿失禁,其中以壓力性尿失禁最為常見。
-
張松英:警惕備孕路上的“隱形殺手”——宮腔粘連
孫歡 2022-11-02 18:06反復宮腔粘連的患者,因為子宮內膜不易修復,容易出現不孕、反復種植失敗、復發性流產、胎盤粘連、前置胎盤和月經量減少或者閉經等問題,對生育會造成嚴重影響。
-
孕婦就診時發現“恐龍血”,專家:稀有血型可提前儲存自身血液
荊雪濤 2022-10-25 13:17孕婦就診時發現罕見“恐龍血”,專家:稀有血型可提前儲存自身血液
熱門文章
-
微信
因專業而信賴
-
微博
微健康,隨時隨地不隨意
-
手機報
輕松看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