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要聞
11月11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發布《關于進一步優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學精準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加快新冠肺炎治療相關藥物儲備。做好供應儲備,滿足患者用藥需求,尤其是重癥高風險和老年患者治療需求。重視發揮中醫藥的獨特優勢,做好有效中醫藥方藥的儲備。加強急救藥品和醫療設備的儲備。
點評:
上海中醫藥大學急危重癥研究所所長方邦江教授:在此次疫情防控救治中,中醫藥發揮了獨特價值與重要作用,將中醫藥作為國家疫情防控的戰略物資儲備是明智之舉。中醫藥可以通過傳統的方法解決一些癥狀并且很有效。同時又能兼顧老人、兒童,所以中醫藥在醫藥安全保障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11月10日,由國家中醫藥博物館、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與華僑博物院聯合主辦的“華蹤醫跡——東南亞華僑華人與中醫藥文化展”在北京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開幕。這是國家中醫藥博物館成立以來的首次展覽,精選的200余件(套)珍貴藏品,展現了中醫藥在東南亞地區的傳播與發展,反映了中醫藥對東南亞乃至世界文明進步的貢獻,彰顯了當前中醫藥發展的成就及海外傳播的累累碩果。展期將持續至2023年2月下旬。
華蹤醫跡——東南亞華僑華人與中醫藥文化展開幕。中國僑聯顧問、原副主席唐聞生(左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黨組成員秦懷金(左二),中國僑聯原黨組成員、副主席隋軍(右二),中國僑聯顧問、原副主席、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首任館長李祖沛(右一)。
11月7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國家疾控局聯合印發《“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規劃》。規劃部署八項主要任務、五項重點工程以及八大優先行動,其中包含“互聯網+中醫藥健康服務”行動、智慧醫院建設示范行動等。“互聯網+中醫藥健康服務”行動將統籌建設國家和省級中醫藥數據中心,加強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中醫藥業務平臺應用與完善,強化與全民健康信息平臺互聯互通。在智慧醫院建設示范行動中,規劃提出,推動提升中醫醫院智慧化水平,鼓勵智慧中藥房建設,提高中醫藥數字便民服務能力。
11月10日,湖南省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省衛生健康委、省科技廳等9部門聯合印發《湖南省中醫藥健康服務業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以提升中醫藥健康服務業發展水平,助推全省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明確,在傳承發展中醫藥養生保健服務上,加強二級以上中醫醫療機構中醫康復中心和治未病中心建設,分別推廣20至30個中醫治未病干預方案和中醫康復方案。培育3至5家知名中醫養生保健服務集團或連鎖機構,推動非醫療中醫養生保健機構建設,大力發展治未病、康復等服務。
11月10日,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公布一則行政處罰決定書。上海匯陽中醫門診部因未經審查發布醫療廣告被市場監管部門查處,罰款10000元。行政處罰信息顯示,2021年10月23日,當事人通過上述微信公眾號發布了一個標題為“上海匯陽中醫門診部膏方節即將開幕”的廣告。該廣告為醫療廣告,且未經衛生行政部門審查通過。
11月3日,黑龍江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管理局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醫療機構中藥制劑調劑使用管理的通知》,圍繞醫療機構中藥制劑調劑使用規范使用、支持政策、監督管理、科技創新等四方面提出規范化管理政策。在推進醫療機構中藥制劑科技創新方面,通知提出,要加快科研攻關,推進中醫防治常見病、多發病、重大疾病技術研究,積極推動中藥制劑向中藥新藥轉化。推動中藥制劑研制,加強以黑龍江道地、大宗中藥材為主要原料的中藥制劑開發,推進古代經典名方研發和新藥轉化。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這讓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賈新華深感責任重大,他的團隊目前正在向間質性肺炎治療這一世界難題發起攻堅。
產業洞見
米內網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重點城市公立醫院終端中成藥銷售規模超過150億元,僅同比增長了0.3%。其中,一季度銷售規模較去年同期增長7.05%,二季度則同比下滑5.82%。中成藥產品前20名中,金水寶片再次位列榜首,百令膠囊、蘇黃止咳膠囊分別位列第二、第三。
據天貓平臺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1月10日零點,己有44家中醫藥企業成交額破千萬元。在10月31日晚8點“雙11”第一波正式開售后,壽仙谷旗艦店僅用了6分鐘,銷售額即突破千萬元。10月27日,壽仙谷發布的2022年三季報顯示,1-9月實現營業收入5.08億元,凈利潤1.30億元。10月26日,壽仙谷還以20.61%的增長率獲選《2022浙江省成長性最快百強企業》。
點評:
浙江壽仙谷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明焱:
高質量發展是國家發展的大趨勢,中醫藥行業也需要高質量發展。隨著社會健康需求的提高,國民對健康的需求明顯增強,尤其對品牌、對質量、對產品科技會有更高要求。只有科技含量高、療效確切的中藥材產品才能打開更廣闊的市場。缺少科技理念,缺少科技支撐,加工工藝簡單的產品是無法走長遠的。
11月9日,河北省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印發《關于推進中獸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到2025年,河北省中獸藥年總產值達到25億元以上,年出口額超1億元;到2030年,中獸藥年總產值達到70億元以上,年出口額超5億元。在“兩帶三區(太行山、燕山產業帶和壩上高原區、冀中平原區、冀南平原區)”建設“人藥獸藥兼用”的優質中藥材種養基地,重點發展連翹、黃芩、杏仁、黃芪、板藍根、金銀花等中獸藥所需大宗藥材。
11月8日晚,廣藥白云山消息,廣藥集團的白云山復方板藍根顆粒(低糖)于成功獲批澳門中成藥注冊證,這也是澳門《中藥藥事活動及中成藥注冊法》實施以及澳門藥物監督管理局揭牌成立以來,頒布的第一個口服創新型同名同方新藥批文。此次獲批,是廣藥集團推動澳門中醫藥產業發展的里程式進展,也為國內通過改變輔料在澳門創新注冊中成藥上市樹立了典范。
科研人員開展板藍根的臨床循證和基礎研究。
11月7日,云南省第七屆中藥材產業科學發展交流會暨云南省中藥材種植養殖行業協會(2022)年會召開。據悉,云南省中藥材種植面積從2017年的747萬畝,增長到2021年的901.6萬畝,種植面積、產量、農業產值等主要經濟指標連續5年位居全國第一,成為名副其實的全國中藥材主產區。
11月3日晚,黑龍江珍寶島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公司于近日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下發的《藥品補充申請批準通知書》。據通知書顯示,此次靈芪加口服液申請變更內容涉及藥品規格、制劑處方中的輔料及注冊標準,新規格將更便于包括糖尿病患者在內的不宜食糖過多和其他不宜食用含蔗糖類藥物的患者選擇用藥。據了解,靈芪加口服液作為珍寶島獨家中藥品種,由靈芝、黃芪、刺五加三味中藥組成,具有扶正固本,滋補強壯,安神鎮靜等功效。用于心脾兩虛所致的心悸失眠,倦怠乏力,食少便溏。
醫療動態
11月9日,國醫大師張大寧教授傳承門診在天津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正式開診。據了解,國醫大師張大寧教授傳承門診團隊是以天津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副院長張勉之教授為學科帶頭人,在主任醫師徐英教授的帶領下,周世芬、樊威偉、張興坤、趙亞、韓陽、范軍、王瑩為骨干組成的醫療傳承團隊,專家們均為張大寧教授的學生和師承弟子,將通過中西醫結合,最大限度發揮中西醫各自優勢,為廣大腎臟疾病患者提供多種優質醫療服務,包括就診、慢病管理以及住院綠色通道等。
張大寧教授查房
11月10日,國際頂級外科學期刊《美國醫學會雜志外科學》發表了論文《電針與假針治療結直腸癌腹腔鏡術后腸麻痹:一項多中心隨機臨床試驗》,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博士研究生王宇為文章第一作者,針灸推拿學院劉存志教授與北京友誼醫院楊盈赤主任醫師為共同通訊作者。本文是《美國醫學會雜志外科學》刊登的首篇針灸領域相關研究,是我國傳統醫學領域科學研究的又一突破,為針灸的臨床應用再添循證新證據。
11月7日晚,浙江省中醫院湖濱院區夜間門診正式開診。夜間門診開放掛號時間為周一至周五:16:30-20:00,可通過診間預約,也可關注“浙江省中醫院”微信公眾號,在提前一周當天的下午3時,按流程點擊“微信公眾號—就醫導航—預約掛號欄目”,選擇預約科室(如:中醫科—中內科夜門診)進行預約,還可以在醫院自助機上或通過省平臺進行預約。除專家門診以外,開設夜間門診的科室相應的也增設了每天的夜間普通門診。
點評:
浙江省中醫院副院長黃抒偉:醫院對2022年以來的就診人群進行統計,在今年湖濱、錢塘和西溪三個院區200多萬人次的就診人員中,18~40歲的青年人群和41~65歲的中年人群占主體地位,分別達到52.48%和28.20%,超過65歲的老年人占比尚不足10%。從這些數據不難看出,年輕人已成為當前就醫主體。
(運營:孫寶光)
網友評論